手机365体育投注
肇庆市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专题
首页
>
专题
>
>
手机365体育投注评
“家门口文化圈”也是“幸福圈”
所以,我们要竭心尽力营造好这个“圈”。这既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社区、物业、市民齐心协力来共建和营造,也需要大家合力共治和共管,只有这样各方才能长期共享这个“圈子”所带来的各种福利。
[详细]
2020-11-09
分享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让蓝天白云长留
据《西江日报》报道,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坚持绿色是肇庆发展永远的底色,多措并举决心整治空气质量问题。自2013年至2019年,肇庆空气质量连续实现改善,今年更是连续7个月进入全国空气质量“榜单”前20名。蓝天白云成常态,空气清新呼吸顺畅,这都是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最深刻的感受。
[详细]
2020-11-09
分享
乐见“乡村新红人”短视频训练营
□特约评论员岳宁 日前,由德庆县委、县政府,西江日报社共同主办的“乡村新红人”短视频训练营在德庆县官圩镇正式开班,课程充实,学员踊跃,现场火花四射:58岁的农村阿姨拿着手机学剪辑,争着举手发言,8个月的孕妇一节课不落并思考起行业未来,开着豪车的大老板来上课希望找到新灵感,种植大户更是现学现卖,一日好几更自…
[详细]
2020-11-02
分享
让“网络谣言”在阳光下无处遁形
□特约评论员 徐剑锋 《肇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公民应当遵守上网文明行为,包括文明上网、积极参与净化网络环境,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不得通过网络发帖、评论等方式攻击、谩骂他人等5个方面内容。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2018年至2020年,我市每年依法查处网上传播谣言的网民分别为129人、85人以及4…
[详细]
2020-11-02
分享
培训“新红人”,助力肇庆农产品“走红”
近日,58岁的退休镇干部陈妙英和一群年轻人度过了愉快的两天,听网络课,拿着手机学剪辑,写剧本,还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学得不少新技能。这是德庆县委县政府、西江日报社主办的“乡村新红人”短视频训练营,30名来自德庆乡村基层的学员面对面接受了全媒体记者的传播培训。
[详细]
2020-10-30
分享
坚持不懈做强做优康养产业“大蛋糕”
近日,省林业局公布了2020年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名单,肇庆广宁县竹海大观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和广东华辰玫瑰—寻源谷森林康养基地成功入榜。喜讯传来,振奋人心。
[详细]
2020-10-30
分享
敬业奉献应是每个劳动者的价值追求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雨,之所以能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正是因为有爱国、奉献、敬业等“硬核”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
[详细]
2020-10-29
分享
在深耕细作中提高社工的认可度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民政部把“进一步壮大社工人才队伍”等作为该时期的重点任务。同时,为响应国家政策,广东省民政厅自2017年起启动“双百计划”,至今已经实施了三年。从行业领域空白到逐步发展壮大,针对岗位不足、薪资待遇低、职业上升空间等问题,我市先后出台指导性政策,使得社工团体得到关注与成长,社工行…
[详细]
2020-10-29
分享
用绣花功夫打造碧道点睛之作
美哉,肇庆碧道!蜿蜒碧道串珠成链,不仅提高了道路“含金量”,而且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游憩、健身锻炼等多元化需求,更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城市绿色名片。
[详细]
2020-10-28
分享
璀璨夜景勾勒幸福生活新图景
夜景亮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作,尤其是对肇庆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城市而言,更能起到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游客消费、拉动夜间经济的作用。
[详细]
2020-10-26
分享
学习抗疫先进,汲取榜样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肇庆许许多多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站得出来、冲得上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岗位上蕴含的伟大抗疫精神。
[详细]
2020-10-26
分享
举全市之力支持肇庆新区建设
作为我市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主战场,肇庆新区承载着市委、市政府的殷殷重托和全市400多万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强调,要举全市之力支持肇庆新区建设,不断强化新区在“一带一廊一区”中的标杆引领作用,打造肇庆参与大湾区建设最亮丽的名片。
[详细]
2020-10-26
分享
奋力推动“一带一廊一区” 建设迈上新台阶
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抓手。
[详细]
2020-10-24
分享
垃圾分类,环保宣传之外须更多协作
10月20日,肇庆市召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推进肇庆下阶段垃圾分类工作。市城管局通报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情况、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不足等,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继续做实做细垃圾分类工作。
[详细]
2020-10-23
分享
珍惜荣誉,把双拥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10月20日上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肇庆市委书记范中杰、肇庆军分区政委杨宏伟代表450多万肇庆军民到会领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奖牌。
[详细]
2020-10-23
分享
“不见面”办理是种民生福利
过去,在一些地方,群众和企业要办一个证照、完成一个审批事项往往要跑上几次甚至十几次,费时又费力。不过,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这些情形已经成为过去时,尤其是“一次办理”“一个窗口办理”等服务模式的出现,更是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应当说,各地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服务流程上是卓有成效的。
[详细]
2020-10-22
分享
完善村规民约,打好乡村振兴群众基础
村规民约作为乡村社会自我管理的规则,是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共同行为规范,在规范村民行为,实现乡邻和睦、乡村安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详细]
2020-10-22
分享
捐献“生命火种”,点亮文明新风尚
高要人陈振婷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26岁生日。10月1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的细胞采集室内,她在丈夫的陪伴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陈振婷所捐献的210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未谋面的年轻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她也因此成为了全市第10例、全国第102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详细]
2020-10-21
分享
“变臭为景”为生态治理提供新样本
绿树、鲜花、栈道、流水……昔日臭水沟,今朝变公园。沿着羚山涌碧道公园的亲水栈道悠闲漫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呼吸清新空气,住在附近的居民都说舒适。该公园位于端州城东羚山涌片区,长约2.6公里,是端州区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详细]
2020-10-21
分享
发挥好“乡村阅读榜样”的引领作用
近日,由中宣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 2020“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发现乡村阅读榜样”推选活动结果揭晓,肇庆市封开县大洲镇堪头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莫执养获评“乡村阅读榜样”,成为广东省2名获评人选之一,也是肇庆市唯一入选者。
[详细]
2020-10-20
分享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肯定更是鞭策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公告,决定授予全国87个市县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肇庆市名列其中,标志着肇庆拿下最具含金量的绿色招牌,成为广东省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获得国家肯定。
[详细]
2020-10-19
分享
让更多的古村落成乡村旅游“网红地”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留下了许多记载文明的历史遗产,保护并传承这份遗产意义重大。比如,其中的古村落就是传统建筑精髓和群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研究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其同样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详细]
2020-10-14
分享
共建共享 问题导向 争先创优 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奋勇前行,肇庆终于如愿以偿、梦想成真,一举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桂冠!自此,这座天生丽质的城市,又增添了一张国家级的城市名片、一块金灿灿的金字招牌。
[详细]
2020-10-14
分享
多措并举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今年8月份以来,肇庆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监督主责,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深入设有食堂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小学校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检查,坚决遏制餐饮浪费、大吃大喝等行为,引导党员干部争当“光盘族”,杜绝“舌尖上的浪…
[详细]
2020-10-13
分享
“回血”复元的肇庆经济,让我们信心倍增
随着人流而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消费活力,时隔多月,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停摆的旅游行业曙光重现,“躁动”起来的肇庆生机勃勃。可以说,这个假期来之不易,这个长假更意义非凡,肇庆市民游客积聚已久的出游需求得到极大释放,旅游行业得到“回血”复元。
[详细]
2020-10-13
分享
城市治理需要这样的“微创新”
事实上,不只道路交通管理方面需要这样的“微创新”,整个城市治理都需要这样的“微创新”。只有各种“微创新”在城市治理中频现,市民身边的难点、痛点、堵点才能不断减少,乃至最终消失。从这个角度讲,“微创新”乃是消除城市治理 “死角”“盲点”的一剂“良药”。所以,我们更希望此类“微创新”能在城市治理中不断出现…
[详细]
2020-10-12
分享
让文明出游成为最美的风景
文明力量,让美丽肇庆更加美好!观光排队井然有序,吃饭打包 “光盘行动”,备塑料袋将垃圾随身带走……透过这些可感知、可复制的文明小细节,让人暖意融融,也是每一个肇庆人都乐见的。
[详细]
2020-10-12
分享
党员干部要强化四种意识
党员干部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两个百年”宏伟奋斗目标,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百年未见的大变局,必须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勇于责任担当,善于奋发有为,自觉增强四种观念。
[详细]
2020-10-10
分享
提振旅游产业要在“优质旅游”上聚力
今年国庆假期,封开县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全域旅游创建成效凸显,呈现出诸多亮点。
[详细]
2020-10-09
分享
让勤俭节约好家风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既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也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详细]
2020-10-02
分享
让英烈精神照亮肇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肇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豪迈悲壮的人生篇章;和平时期,一个又一个英雄挺身而出、慷慨前行,为改革发展、保家卫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详细]
2020-10-02
分享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
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疫情反弹风险仍然存在,决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警惕性与敏锐性,继续加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措施。疾控医疗等部门更要高度警觉,严阵以待,严加筛查,确保万无一失。
[详细]
2020-09-28
分享
让贺江碧道画廊 成为“惠民画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综览贺江沿线这一年多的可喜变化,我们更能感受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详细]
2020-09-28
分享
人人践行“微文明”才有城市“大文明”
一座城市的文明与魅力,不仅仅表现在优美的环境与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方面,更体现在其所折射出的精神特质。时下,城市间的竞争已提升到人文素养、文化软实力的层面,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却是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竞争。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能动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全国文明城…
[详细]
2020-09-25
分享
文明创建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鼎湖区各乡镇坚持文明创建为民惠民的服务理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着力打造文明创建新特色、新亮点,既大力推进镇村人居环境“清洁、整洁、美化”,又倡导群众文明行为“守法、诚信、有礼”,积极传承弘扬优良家教家风……让文明创建内涵丰富多彩、有意思更有意义,营造更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和惠民效能,努…
[详细]
2020-09-25
分享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总之,文化也是民生,文化惠民有利于城乡文化更加充满活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之所以引发社会广泛共鸣,是因为“获得感”更加贴近民生、体现民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让每个人有精神追求。
[详细]
2020-09-24
分享
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美丽乡村
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肇庆。在这场“美丽接力”中,我们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攻,让天蓝、地绿、水清、村美永驻肇庆,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与日俱增。
[详细]
2020-09-24
分享
千方百计做活全域旅游“大文章”
接二连三的文旅盛事背后,是肇庆市着力推动文旅体等业态融合,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振兴的实践。
[详细]
2020-09-23
分享
汲取丰收节的精神力量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在广袤的西江大地上,丰收的梦想照进了现实,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甜美、越过越红火。读懂丰收节的丰富内涵,汲取丰收节的精神力量,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砥砺奋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用更加过硬的丰收果实,点亮农民更高品质的生活,谱写肇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详细]
2020-09-22
分享
以文明创建常态化实现惠民长效化
文明创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我们都知道,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永无止境的,这决定了文明创建要永不停步、持续前进,一程接一程行稳而致远。当前,我市创文迎检已暂告一段落,但各相关工作仍须继续…
[详细]
2020-09-22
分享
爱心助学传递慈善精神
高考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为无数寒门子弟创造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也有不少的学子因为家境过于贫寒,实在是无力支付学杂费、生活费等,虽然成绩优异也只能无奈放弃继续求学的梦想。
[详细]
2020-09-18
分享
电商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近日,位于乐城镇的高要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启用。这是高要区整合高要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建设拥有“河乐水”区域品牌特色和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子商务营销服务平台,打造高要农产品流通新名片。(9月16日《西江日报》)
[详细]
2020-09-18
分享
“创文为民”的生动实践
实践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亦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的可靠保障和动力。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创文是真心为民,就一定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因此,我市目前取得的创文成果,正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创文、拥护创文、参与创文的最好证明。
[详细]
2020-09-17
分享
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营造好环境
记者近日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我市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加大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力度,强化金融扶持,创新设立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详细]
2020-09-16
分享
让“邻里先锋”成为社区治理“红色引擎”
今年以来,肇庆市认真总结提升疫情防控中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经验,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宗旨,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整合小区党建资源和力量,大力实施“邻里先锋”项目,推动广大党员在服务邻里、凝聚群众中亮身份、作表率,着力打造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详细]
2020-09-16
分享
垃圾分类需常抓不懈
□特约评论员岳宁 今年以来,肇庆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试点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有序推进,市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增强。据悉,目前全市212个示范点已基本完成验收,到年底,要实现城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月10日《西江日报》) 按照《肇庆市城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以下…
[详细]
2020-09-15
分享
让每个学生都能遇见“最美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职业崇高而神圣,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水平及工作态度决定着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决定着教育的未来。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对孩子们一生的成长更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详细]
2020-09-15
分享
“点亮”肇庆之夜要因地制宜
作为现代城市中无可替代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之一,公共夜景亮化工程既能改善城市形象,又能丰富城市功能,还能美化城市环境。近年来,我市在广泛建设道路硬化、绿化工程、美化项目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进和扩建城区夜景亮化工程,打造景观照明,点缀城市夜景。其中,景观灯利用不同的造型、相异的光色与亮度来造景,兼具实用性与观…
[详细]
2020-09-14
分享
把文明创建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
□特约评论员知新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是我市全力推进的一项为民、利民、惠民民生提质工程。近日,记者走访了端州区、高要区、鼎湖区等地发现,当地多个经升级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已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如今的“洁净美”。道路平整了,停车规范了,卫生整洁了,排水顺畅了,路灯亮灯了……肇庆城区的老旧…
[详细]
2020-09-14
分享
文化强市带来诸多“民生红利”
当然,文化强市系列举措释放出的“民生红利”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其已经和我们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
[详细]
2020-09-11
分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头条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肇庆市城
肇庆“人才绿卡”成留住人才暖心卡,
男子爬山被困 广宁消防紧急救援
白天收废品晚上成大盗 鼎湖公安端掉
端州举行创文征文比赛颁奖活动
热门专题
热点排行
1
国家电投集团在广州举行“十四五”项目推
2
肇庆查获一批涉嫌走私冻品
3
肇庆出台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从
4
肇庆、四会携手国家电投集团 打造“智慧
5
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专题
6
肇庆启动消防宣传月活动
7
肇庆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筑牢生态
8
肇庆市晚稻丰收已成定局
9
肇庆动员部署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法律法规知
10
《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 广东省法治文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手机365体育投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